我要投稿投诉建议
名言吧 > 观后感 > 正文

刺客聂隐娘观后感新闻9篇摘录

时间:2018-06-10 13:01:29

我在电影院看《刺客聂隐娘》,一共看了三遍。

第一遍,感觉影片支离破碎,故事串不起来,一小股一小股的情绪四处飘忽,难以聚拢,每一处关乎风景的空镜头都过于冗长,让人费解;

第二遍,感觉整篇故事其实连贯紧凑,情感饱满深蕴,每一处关乎风景的空镜头都不再冗长,节奏刚刚好。

第三遍,感觉所有的人和事都被融在一股气里,气贯长虹,情感时时满盈在胸,多一分则溢,而每一处关乎风景的空镜头,都成了难得的喘息和静待的空暇,觉得其实可以更长。

看侯孝贤的电影,似乎只能用这种办法,不能像看商业大片那般就着爆米花把导演举到眼前的故事和情感一同嚼下,而是要调动所有的感官,所有的情感触角,甚至调动那些属于个人的过往经历,跟随荧幕上上演的人和事,一同探索前进。屏幕上演的是别人的事,落在观影人的眼里和心里,都化作了自己的领悟,导演似乎从不为任何角色做定义,谁是什么样的人,谁和谁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观影人自己

我看到的隐娘,其实一直就是个10岁的小女孩,10岁那年她因在婚事上被屈叛而闯入元家乱打一气,被道姑带走后,就停止了长大。她跟随道姑学了一身杀人本事,行军中取人头颅如刺飞鸟般容易,但心智还是跟当初一样。她回到家以后在澡盆里抱膝而坐的姿态,她站在台子上由一群婢女伺候更衣时的神态,她故意在田季安和瑚姬亲热之际现身时的架势,都明明只是个孩子。她闯田都府,任性地高来高,四处窥探田季安和他身边的各色人等,被发现了就打出一条血路跑掉;她故意引田季安出来交手,边打边努力让他认出自己,占尽上风后飘然而,随后竟然又返回来继续窥探——这都是孩子的心性。

隐娘不杀田季安,是因为爱还在,绝不是出于政治的考量。看到网上流传的电影剧本,说本来有隐娘跟母亲,跟道姑师傅之间的交流和争执,围绕所谓“杀一人而救千人,杀不杀”的桥段,据说是被删除殆尽。删得好,不删,隐娘的形象就破碎了,不对味了。

我认为侯孝贤在这部电影里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情感的塑造是登峰造极的,只不过塑造的方法不是表,是藏而又藏。也难怪,古代中国人崇尚“克制”和含蓄,情感一旦四溢,可能味道就串了。中国古代的家庭,讲礼、讲序多过讲情,尤其上层社会,联姻大抵出于政治的需要,家庭成员亦各有公职,即便是骨肉至亲,也往往要先讲公事,然后才是人伦。就算是父母子女之间,情感也总是克制,贾政对宝玉,动辄大加斥责,沉默不语就已经是褒奖。或许,只有当孩子十分年幼的时光,才能享受一些毫无芥蒂的天伦之乐——就像影片刚开头大僚小儿齐乐的场景,也许对贵族家庭而言,本就十分珍贵,所以隐娘不愿破坏。

隐娘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就拿捏得十分精准含蓄。隐娘离家多年,重归以后,父母人伦无措。母女相见时已无亲近之感,更没什么梯己话聊,母亲只能拿出当年公主娘娘所赐的玉珏,以物为介,讲述她离这些年的人事更迭,也暗暗表达多年来的负疚和思念之情。母亲情感艰涩如鲠在喉,女儿更是连痛哭都要掩面并强忍啼泣。

隐娘之父忙于政务,在女儿归来之后甚至一直都没机会正式相见,直到隐娘在树林里从追兵手中救下父亲和舅舅,父亲才第一次见到一别多年的女儿,而一见之下,被女儿的杀人如麻吓得不轻,以至于后来疗伤之际,从女儿手中喝药的时候仍心有余悸。从头到尾,父亲当面跟女儿说的话就只有一句,“当年真不该让道姑把你带走”。这一句,是自悔?是向女儿解释?是请求女儿谅解?可能都有吧。隐娘只是默默回身给父亲一个后背,是拒绝转圜的姿态。

其实隐娘的父母都属宅心仁厚之人,从他们家那位拄着拐杖的老军身上就能看出一二。隐娘的父亲是魏博大将,老军看来是当年跟随主公征战四方的亲随,腿伤也许就是在战场上留下的,聂家将他留为家人,是对旧部的照顾。此外隐娘的奶奶在片中出现也不是闲笔,老人家慈眉善目,喜乐富态的生活状态,是在体现儿子儿媳的孝顺和持家有道。可就是这样宅心仁厚的父母,在隐娘归家以后,夫妻碰面,先交流的还是舅爷被贬的藩镇公事,然后才是互通女儿归家的信息。古代中国贵族家庭的伦理秩序,可见一斑。

田季安和元氏之间的联姻,大抵是中国古代政治联姻的典范。而他们夫妻之间的关系,大概就体现了中国式贵族家庭最深刻的无奈。田氏夫妇结合是各取所需各有打算,用婚姻的方式将彼此的利益捆绑在一起。为了维护政治婚姻的稳固,他们生了足足三个子嗣,最大的儿子已经在跟随父亲听政,俨然是受到重点培养的接班人。从孩子们的年龄判断,田氏夫妻亲密相处至少六、七年,可六七年下来,仍然是离心离德。夫妻俩都在都府内外安插有自己的耳目,夫妻俩也都明白对方的耳目是谁,互相都晓得对方的斤两,遇事也都预判到对方会作何反应。若论彼此了解的.程度,其实两人是真正的知己,然而这种了解是棋逢对手,是要一直提着一口气彼此周旋到底。

田季安每次来到妻子处,元氏都会把孩子叫到身边,这种做法耐人寻味:是因为田季安来得少,所以要抓紧一切机会让他看到孩子,以保自己正室地位的稳固?还是,其实元氏根本就不知道如何跟夫君单独相处,所以每次都出于本能仓皇地把孩子横在两人之间?其实整部电影的画面处理中,这对夫妻之间一直都有各种东西隔着,有孩子隔着,或者有镜子隔着。甚至选角的考虑,演员周韵和张震,一个大陆和一个台湾,天生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气质,使得那种夫妻隔阂的感觉更浑然天成。

但说到底,我相信元氏对田季安是有爱的,这从她谈到黑衣女子和瑚姬身孕时的落寞神情中看得出来,是落寞而不是愤怒,所以她是爱自己的夫君的。这就让元氏更加的可悲。她不能脱离自己身后的元氏家族,所以一生所爱都是徒劳。

田季安似乎有另一个情感出口,瑚姬,可是瑚姬太过简单,只能给他单纯的温柔慰藉,并无更深层次的共鸣,所以田季安和元氏,其实是在各自的世界里,各自寂寞。

以田氏夫妇为中心,联系起隐娘的母亲聂田氏和父亲聂大将军,隐娘的舅舅田兴,还有其他那些弯弯转转沾亲带故勾连起来的魏博众臣,还有瑚姬,所有这些人,都属于同一张人际脉络的大网。他们虽然各怀心事,各自孤独,却彼此牵连,彼此仰仗,又彼此对峙,真正是同呼吸,共命运——所以才会有一直贯穿背景音的鼓声,那鼓声的律动是属于他们所有人共同的生命节奏,每个人都被深深卷入其中,每个人都有各种的身不由己。

年幼时的隐娘曾经是属于这张网的,可现在她不可能再是了。

所以隐娘和磨镜少年之间的相逢,就如世外桃源,让人感到清新和舒爽之气扑面而来。磨镜少年是隐娘之外的另一个孩子,他一出场就带来一股轻快鲜活的气流。他贸然闯出来搭救毫不相干的人,而且根本不知道对手是多么可怕,然而他身手灵活而且机智聪敏,将元氏的亲信杀手们颇为戏耍了一通——这大概是整部电影唯一一处让人能轻松一笑的地方。

隐娘对磨镜少年的关注,其实电影里有交代:隐娘在树林里救下父亲之后,大伙安顿在村屋休养。隐娘独自到周边视察一番确认安全,于是走回父亲病榻前,她从外面回来穿过院子的时候,正看见磨镜少年被一群农家的孩子团团围着,大伙看他拾掇银镜。隐娘背对观众,放慢脚步,驻足,望了一眼磨镜少年,才转身进了屋子。

我似乎看见,隐娘当时脸上有笑容。

我想这是侯孝贤为观众留白最多的一部电影。记得看完第一遍以后,一度甚至感觉不知所云,我不甘心地在网上查找电影相关的信息,想知道侯孝贤为什么会这样子拍一部电影。当时我查到网上流传的剧本梗概,而且从多个媒体报道的文章里读到,说本来电影是拍了很多情节,但后来都删了。侯孝贤删掉了太多枝蔓,甚至砍掉了一些主干,让整个故事显得来龙脉皆无。

可是看完了三遍电影以后,当我再阅读“完整版”的剧本时,却觉得,如果真的保留那些东西,把这个故事“讲完整”,这部电影会形神皆散,不再有“格”,沦为二流故事片。

我猜侯孝贤这次做的事情,是基于一个二流的剧本,纯靠自己对艺术的天才直觉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芜存菁,砍出了一部简单、古朴,却凝住一股真气,并以此震人心魄的一流佳作。

不知道为什么我想起《射雕英雄传》里,全真七子和柯镇恶围攻黄药师,因他们认为黄药师杀了江南五怪。面对此等无妄的冤屈,黄药师始终不语,任凭七子辱骂,甚至对一票人的围攻奉陪到底。当年我读到这里的时候气极,连连在心底咒骂黄老邪真是邪得要命;如今却明白,多言多语,跟不相干的人啰嗦解释的是唐僧,黄药师如果开口解释了,就不是黄药师了。

侯孝贤永远是侯孝贤,《聂隐娘》是他梦中的唐朝,斯美之致。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不能光会看哦,写一篇

俺娘观后感1

上周六上午,我到新华书店参加书香颂母爱,感恩母亲节”小记者观影分享会活动。我们看了三部电影,一部是韩国温情催泪电影《妈妈》,一部是温情陪伴电影《俺娘》,还有一部是美国迪士尼感恩电影《妈妈的秘密》。

其中,《俺娘》最让我深受感动。这部电影主要讲了儿子长大后在桌子上画画,回忆起了儿时的事。当时家境很穷,儿子很调皮,吃面时,母亲转身拿东西,儿子就把母亲碗里的鸡蛋吃了,母亲什么也没有说,反而欣慰地笑了笑,吃完面后,儿子又伸手向母亲要钱,上学去了。上学时儿子和同学打打闹闹,玩得不亦乐乎。一天他逃了学,到街上玩耍,和同学玩起了你追我跑的游戏,在无意中,他看到了卖菜的母亲,儿子不仅不体谅母亲辛苦,还嫌母亲贫穷,并且为此生气地跑回家,关上门。母亲回来了,他还对母亲说:你怎么那么穷?还卖菜!在同学面前丢尽了我的脸。”说完就生气地离家而去,母亲听了伤心地哭了起来。

有一次上晚自习的时候,下起了鹅毛大雪,儿子在教室里玩耍嬉戏,在窗边,看见了自己的母亲站在一颗树下等着自己,母亲身上披着雪,捂着手取暖,儿子看见了,泪水在眼睛里打转,问母亲为什么不进教室里,而母亲为了不让儿子丢脸,宁愿在树下,冒着大雪等自己,儿子感动得哭了,说:不管怎么穷,俺娘就是俺娘。”

听了儿子的话,我的鼻子酸酸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那位母亲的`儿子终于长大了,母亲的无偿付出,终于有了回报。

是啊!母爱如海,她包容了子女的种种不足,用爱浇灌子女,让他们健康成长。如果没有母亲,这个世上就没有你我他。母亲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她像一盏指明灯照亮我前进的道路,又像一道阳光,时时温暖着我母亲,谢谢您把我带到这个世界,让我感受到这世界上的美好。

俺娘观后感2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想起第一次看这个片子的时候,我还满腹委屈,感觉爸妈总是那么不理解自己,怎么能这样呢?现在,突然感觉,是啊!世间最纯净的爱恐怕就是父母的爱了,他们总是不记报酬的把自己的爱倾情奉献出来,即使他们的儿女并不总是领情。看焦老师这样对他的父母,一方面是感动,因为正如焦老师文章中所写的,父母给孩子的爱是无私的,孩子给父母的也是无私的;另一方面呢,其实也是愧疚,有时也很烦恼,我现在不够强大,我没有办法把我想给的给父母,觉得自己很没有能耐,或许父母只想我生活稳定一生平安,我却想可以好好报答他们啊!可是我现在还没有能力。我一定要好好努力,使自己强大起来,到可以把自己想要的可以毫不犹豫的给父母。焦老师的父亲说人哪,就是得脚踏实地的。

其实这句话,真是给我当头一棒。我想了想,我现在之所以一事无成,就是因为我没有足够的意志力,做事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从没有认真坚持下来一件事。最近给自己订了个计划,希望自己在回家的这几天也能认真的执行力,可是上网的时候看到别人都过的那么愉悦,我就在想我这是为什么啊!总是在做这些无聊的事,可是今天,看了焦老师的片子以及他的书(只看了三分之二,因为太晚以及电脑没电了所以没看完)感觉自己越是在这种情况下,越要坚持住,因为当这事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你会发现它在潜移默化中带给你的益处,远大于现在你所羡慕的别人生活中的欢笑。所以,或许人生也是这样的吧!就是越遇到困境越要坚持。我也觉得我可以的。再过几个月就到我的生日了,那时我也正好满二十四周岁了,我真的再为找不到浑浑噩噩的理由了。我本向往那种肆意奋斗拼搏的日子的,不要让生活的死水般拉着我堕落下去!正如断舍离一般,我也该断舍离了。只留对自己有用的思想!加油吧!天琪!不抛弃,不放弃!

金球奖最佳剧情影片《月光男孩》观后感一:

这部影片注定要跟奥斯卡史上最大的乌龙联系在一起。在“最佳影片”这一头衔下,《爱乐之城》和《月光男孩》先后被提及,后者才是正确的。不去论这个错误是如何发生的,这一幕本身就具有象征意义。这两者之间的对决是这届奥斯卡最大的看点之一,哪一个拿奖都是情理之中。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两部影片代表着两种取向或者说一种对立,当然不是指洛杉矶和迈阿密,白人和黑人,异性恋和同性恋,甚至不是电影造梦和政治正确,而是说梦幻和现实。这两个词是我对两部影片各自的第一印象,但后者也并不是一种纯粹“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事实上它力图营造一种非现实的氛围。

《爱乐之城》故事的核心是爱情和梦想,最终的落脚点是一个“情”字,相比之下,《月光男孩》能提取出的作为噱头的关键词更多。黑人、同性恋、毒品、暴力……但这些都还不是核心部分,甚至只能算一个小小的侧面,其实影片真正讲述的是——成长。这一点上它跟《少年时代》是同类型的影片,只是不同于《少》那样同一人演十二年的传奇般的做法,本片选择了三人演绎三个时期这种常规方式。但它的结构是有特别之处的,绝不是简简单单的编年体流水账。

在具体谈及影片的故事和结构之前,先明确一个事实。本片导演巴里·杰金斯坦言自己是王家卫的粉丝,同时也从其他华人导演那里获得灵感,比如侯孝贤。如此一来他的影片带着一种东方美学的意蕴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这个事实的另一面是在说本片对观众审美层次提出一定要求。毕竟,上述两位华人导演都不能算是符合普罗大众的口味。无意冒犯,只是陈述一个事实,你当然也可以否认。这种不符合,是《东邪西毒》和《东成西就》的两相对照,是《一代宗师》和《叶问》的截然不同,往近处看,是《刺客聂隐娘》开场后的匆匆离场、观影中的如坐针毡和结束时的不知所措。

影片的故事很简单,正是这种简单才显出一股真实的力量。它讲述的是一个黑人从儿童时期到20岁中段的成长故事。它的真实首先是因为剧作家塔瑞尔·麦卡尼的舞台剧剧本《月光下忧郁的黑人男孩》,导演巴里·杰金斯改编时融入了不少个人经历,所以这里面至少包含两个人的真实经历,麦卡尼的和杰金斯的。再扩大一点,这两位黑人创作者实际上是以自己的经历为所有这样生活过的黑人们进行一种抽象的概括,也可以说是一种艺术化的真实生活。这才是它足以打动人心的基础,先抛开那些光芒闪现的表述方式不论的话。每一个情节,每一个人物都和自身紧密相连,这时各种情感便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来。

包裹着这个简单成长故事的形式,在我看来,才是让影片光彩夺目的关键。它那张三人一面的海报暗示着影片的三段式结构。三段式并不稀奇,但用得这么恰如其分的也不太多。本片三段式结构的灵感来自于侯孝贤的《最好的时光》。那部影片展现了由张震和舒淇扮演的一对男女的三生三世的纠葛,它的三段式结构和各段的标题如下面这样:

恋爱梦——自由梦——青春梦

1966 1911 2005

在这一结构下,观众既可以把剧情理解为同样演员演绎的不同时空下的故事,也可以看作是同一对男女的前世今生。值得注意的是这个三段式没有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回到《月光男孩》,导演先是有了一个故事再决定要以三段式的结构讲述,这个出发点就很不一样了。本片的三段式如下:

Little— —Chiron——Black

小学 中学 20多岁

各段的题目直接对应主人公Chiron在各个时期的名称,也就是除本名以外的两个外号。下面标的时间是我的推测,影片里并没有明确说出,其实,这部电影里不明确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比如主人公的性向到底是什么,这点先搁下不谈。这三个小标题取得非常巧妙,除了词汇本身的意义,也直接对应了主人公在各个时期的状况和遭遇。更重要的是,这种变化也是他自我认知逐步改变的过程。通常我们把这一过程称为成长。

这种聚焦几个主要人物,让他们跨越时间的三段式结构,近几年比较为中国观众熟悉的是贾樟柯的《山河故人》。只是《月光男孩》没有那么大的时空格局、多重指涉和家国情怀,显得要更纯粹一些。它的视角牢牢地聚焦在主人公Chiron身上,几个人物围绕在他周围,这些次要人物越往后让我觉得越模糊。真正清晰的是第一段故事里毒贩Juan这个人物。扮演者马赫沙拉·阿里也因这一角色拿下了奥斯卡最佳男配角,与之竞争的是在我看来几乎无懈可击的杰夫·布里吉斯的表演,这就更显分量了。在看本片之前,他是影片里我唯一熟悉的面孔,自然是因为《纸牌屋》里的雷米·丹顿。他的这个角色成了主人公精神上的父亲,一个守护者和引路人。在这里我本想冠冕堂皇地谈谈俄狄浦斯三角的缺失这一精神病学领域的话题,但发现无力谈起。还是简单一点吧,他就是主人公缺失的父亲一般的存在,对主人公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以至于,主人公最终在多方面成为了他,但也没有因此丧失自我。

与《山河故人》一样,本片在三段式的缝隙处都大量留白了,这也是这一结构应该起到的效果。不明确的剧情很多,需要观众自行脑补。之前说到本片的故事简单,如果要量化一下情节可以用一个“少”字来形容。在三个时间的每一个节点上,其实也就发生了那么一两件事,像是长篇文章的摘要。贯穿始终的是与Kevin的关系上,也就是本片最大的噱头:同性恋。在现有的情节上,很难说Chiron是不是真正的同性恋,他自己也从小这样自我怀疑。明确的答案不重要,本片也不纠缠于此。影片对于个别情节的渲染做得很足,比如为人津津乐道的Juan教Chiron游泳那段,配以舒缓的乐曲(音乐名字叫《The Middle of the World》),男孩无拘无束地处在天与水之间,在“父亲”的守护下,轻轻拍着水,内心比海水还要清澈澄明。那不是在学游泳,而更像是在接受洗礼。光是看着这场面,观众心灵都跟着升华了,仿佛进入了某种神圣的所在。可惜这样精彩的场面并不太多。总体情节上量的少,及关键部分的力度缺失和掌控失衡,让我觉得整体剧情还是单薄了些,有时显得生硬。有佳句无佳章,也是很多人认为本片过誉了的一大原因。

多谈两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引入一个文学的例子加以讨论。奥地利作家罗伯特·穆齐尔有个短篇集叫做《三个女人》,实际上是由三个以女人名字命名的短篇小说构成的一个美学整体。三个短篇互为补充,也可以说这不是三个故事而是一个故事的三个片段。三个加在一起才构成一件真正的艺术品。这种情况可以用在《月光男孩》身上,但我要提出的视点是三段式也可以分开看。每一段都围绕一个主要情节展开,主人公周围的人轮番登场。其中最好的是第一段,也就是主人公的儿童时期,主要情节是他与毒贩Juan的一段类似父子的关系。每一段都有人陪伴,但又时时刻刻透着一种孤独。一种路始终要一个人走的孤独。

最后的尾收在它营造的非现实氛围上。开头说本片和《爱乐之城》的.梦幻比起来是现实的。这个现实是指故事上,但它营造的氛围是非现实的。这是一部所谓的“黑人电影”,它也将黑人这一群体从美国社会里抽离了出来,本片几乎不与社会实体发生任何关系(那些发生关系的部分都留白了),只是聚焦于黑人社区里一个叫Chiron的没有父亲的男孩的生活,选出的是一些生活片段,把它们嵌入三段式结构中。黑人创作者们以自己来观察自己,来讲述自己,并不涉及种族这一话题,及以此而产生的所有陈词滥调,他们抛弃了那些,只为了更纯粹的表达。某种意义上讲,本片不仅是一个黑人男孩的成长,也是黑人电影的成长,他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表达方式。黑白蓝三色是影片的主色调,也以此来营造一种(有时候)美妙的梦境般的影像质感,被人称为黑人小清新。其中蓝色直接被语言赋予了意义:月光下奔跑的黑人是蓝色的。最后定格的画面就就那个月光下的黑人男孩,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时期,哪怕强壮如Black内心里仍旧是那个小男孩。他成长了,但他始终是自己。或者说,他可以接纳过去的自己,并以此看向未来了。

金球奖最佳剧情影片《月光男孩》观后感二:

《月光男孩》顶着黑人+同性恋+贫困+毒品的四顶政治正确的帽子,看起来就是非常投机地奔着奥斯卡去的,尤其是在去年缺乏黑人电影入围的舆论压力之下。然而,这却是我看过的第一部没有宣扬苦大仇深的黑人电影。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这部电影里完全没有白人,话题里也没有任何黑人作为一个种族被欺负的内容;其次,主角塞隆虽然常被欺负,但影片呼唤的不是平权斗争;塞隆的家庭经济情况诚然不佳,但不是要刻意夺人眼球的一贫如洗;塞隆的社区毒品泛滥,但毒品更多地是作为塞隆周围矛盾的媒介,而不是痛陈毒品如何毁掉一个社区。

那电影主旨是什么呢?这是一个个人成长的故事,只是这个人刚好是个黑人同性恋,一个很少在人们视野中的群体。

电影的海报是三个面孔的拼接,这个人的故事也被分为三段:Little,Chiron,Black。是他的三个名字(绰号),也是每个年龄段的特征所在。

塞隆第一次出场,就是被一群熊孩子追着欺负,因为他瘦小(Little)。而沉湎于毒品的母亲并不能给予他关爱和保护,反倒是偶遇的胡安给了他第一次坚实有力的支持,并且是长期持续的支持。胡安教他游泳,就仿佛是基督教的洗礼一般,给了他新生。

然而,脆弱的人总会特别敏感,他发现了胡安的营生-贩毒,却是母亲吸毒的罪魁祸首。瘦小而敏感,早早发现了世界的复杂,就是这第一段的基调。

第二段的标题就是他的大名Chiron。这象征着在这一段,他找到了自我。上了高中的他,依旧沉默寡言,依旧被随时欺负,一滩烂泥般的母亲也不见起色,而曾经保护他的胡安也离开了他的世界。看似一切不能更糟,但在从小的玩伴凯文那里,他找到了新的寄托所在。当年在迈阿密的大海中,胡安给了脆弱的他第一次有力的支撑,但同时也把他的内心包裹封存了起来;十年后,在迈阿密海滩的月光下,他才在另一个人面前,真正释放了自我。

然而,他的世界注定复杂,凯文迫于压力,第二天就背叛了他。这锥心的打击终于让积累了十几年的怒火爆发,也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

第三段的标题Black,意味着塞隆最后成为了典型的黑人。一反当年的瘦弱模样,我看到的是一个戴着金链子,开着肌肉车,武装到牙齿的肌肉男,更操起了当年胡安的勾当-贩毒。从他对手下的一番戏弄,也看出他十分老练。正当我疑惑这是不是Chiron时,他接的两个电话揭晓了答案,也揭露了今非昔比的他的两个心结-在自己需要爱时缺席的母亲,和自己真心付出时逃避的凯文。这一段,就是他尝试解开这两个心结的过程。在接到凯文电话的那一刻,这个黑道老大瞬间变回了当年青涩的模样:沉默,小声,一句话不超过三个词,那是他心里澎拜的记忆,也是刺骨的痛。

两人见面的情节,许多评论说篇幅过长,节奏缓慢,我却觉得恰如其分。这辈子唯一碰过自己的心上人,还是同性,十年未见,对方还结婚生子了,如今彼此是什么态度,自然只能万分小心,一点点试探。塞隆的世界注定复杂,虽然他在母亲的忏悔前流泪了,虽然他在凯文的肩膀上呜咽了,也许心结能够解开,但逝去的总是逝去的,人生还是很难回到自己想要的模样。他的心底,仍然是那个月光下映着淡淡蓝光的男孩。

不难看出,这部电影充满了细腻的情感。摄影对这份情感的表达功不可没,我们时常能看到Chiron的特写浮在虚焦的背景之下,很直接的感受到Chiron是影片的焦点。在泛红的灯光下,无声的人物慢镜头,或是母亲的谩骂,或是凯文点燃一支烟,或是重逢一夜凯文家门口树影间的海滩的遥遥召唤,来来往往之间,仿佛有那么几个时刻,我真的感受到了Chiron的世界。当然,也感受到了王家卫附体。

然而,王家卫附体带来的副作用是,极端的作者个人化。这就注定了每个桥段只能让小部分观众感同身受。这也是只有前文提及的几个时刻,让我真的感受到了Chiron的世界的原因,也是其他评论提出的一系列“缺点”的原因。而鲜明的三段割裂的叙事,又仿佛侯孝贤附体,的确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微观层面的细腻之上,但也让我们只能看到Chiron的一部分,而无法从更完整的角度来体验他自己。这一点《海边的曼彻斯特》明显做得更好。

但总而言之,这是一部细腻地关注个体,而没有声泪俱下地呼喊口号的黑人电影,实属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