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投诉建议
名言吧 > 口号 > 正文

有关海丝文化的口号汇集5篇

时间:2020-02-21 11:44:06

海丝文化书信范文

  国东亚文化之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别名鲤城、刺桐城、温陵,是闻名海内外的国际花园城市。小编整理了相关的范文,欢迎欣赏与借鉴。

  海丝文化书信范文【篇一】

  亲爱的xx:

  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它古时称为刺桐城,有着爱拼敢赢的泉州人民,还有着泉州人民引以为豪的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的港口——刺桐港。郑和在此下西洋,泉州这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辉煌的海丝文化在这里扬帆起航。而一张张小小的邮票,也包含了这璀璨的海丝文化,现在,让我们翻开这琳琅满目的集邮册,去体验那邮票上的海丝文化吧!

  2001年,中国与葡萄牙联合发行了一套邮票《古代帆船》,邮票一共有2张,面值为80分。虽然只有两张,但是,它有着巨大的意义。它象征着中国和葡萄牙从古代到现代友好的海上交流,也象征着中国和葡萄牙各自辉煌的海丝文化。而这一套邮票不仅象征着中国还象征这泉州的海上文明。为什么这么说呢?细细留心一看,不难发现,在“中国古代帆船”这张邮票中不只有着古代帆船,右边还有着一座塔——没错,它就是著名风景名胜——泉州十八景开园寺的东西塔中的东塔。而东西塔就是为古代泉州帆船指明方向的高塔。看到这一张邮票,我不禁联想到了贸易船只来来往往,客商,华侨络绎不绝,港口上停泊着些许船只,西方的文明通过海丝之路传到中国。好一幅“万人聚集刺桐港”的图画!再来看看邮票上这一艘帆船,它正张开大帆,在海面上航行,与短小快捷的葡萄牙帆船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对比,中国古帆船相对比较大,这也说明在古泉州,就有着造大船的水平。当时郑和下西洋时,主船也是泉州建造的,泉州古时登峰造极的造船术,为泉州繁荣的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小小的邮票包含着璀璨的海丝文化愿一张张邮票传播五湖四海,让更多人了解这泉州的海上丝绸文化!

  时间:

  xx

  海丝文化书信范文【篇二】

  亲爱的.xx:

  泉州入选“东亚文化之都”,本身已经证明泉州这座城市拥有的历史文化价值无可比拟,说明泉州的文化价值得到国内外的认可.由于“东亚文化之都”评选是由中

  日韩三个国家主办,参选城市都是东亚三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入围的城市更是有西安、南京、北京、洛阳等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都市,因此“东亚文化之都”花落

  泉州,可以说是泉州无上的荣耀!东方第一港,多元文化城——泉州,闪耀全东亚!

  泉州是无愧于“东亚文化之都”这一美誉的,理由有四个:

  一是与其他几个城市相比,泉州拥有的历史文化具备较大的影响力,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古代泉州就与韩国、日本等国家保持着经济贸易往来,文化联系频繁,这是泉州的一个强项.

  其次,泉州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为其他国家带去了物质财富,也带去精神财富,包括茶叶、瓷器、丝绸以及航海技术.泉州对世界人类文明的贡献巨大,这是其他城市难以比拟的.

  第三,泉州古城本身历史积淀深厚,海丝文化、华侨文化、宗教文化、闽台文化并存,内涵丰富,特色鲜明,是别的城市所不具备的,以泉州为代表的闽南文化深深地影响着全世界.

  最后,泉州这座城市具有包容性,能够海纳百川,泉州文化影响别的国家,而外面的文化也能传播到这里来.正是这种独特魅力,才能让泉州顺利获得“东亚文化之都”这一殊荣.今后,这也将成为泉州又一个重要文化品牌,将激励人们更好地保护当地传统文化遗存.

  泉州,中国东亚文化之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别名鲤城、刺桐城、温陵,是闻名海内外的国际花园城市,是福建省的经济、文化中心,是中国三大金融

  综合改革试验区之一,海峡西岸经济区五大中心城市之一,泉州经济特别发达,素有“中国品牌之都”、“民营特区”之称.是国家级金融改革实验区之一、福建省

  民营经济改革实验区.泉州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商贸港口城市,泉州港是我国重要的规模以上亿吨大港.泉州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

  世界宗教博物馆,中国东亚文化之都,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泉州是中国著名的侨乡和台胞祖籍地,台湾汉族同胞中约有一半的人口祖籍来自泉州,同时泉州也是闽南文化的发源地与发祥地,闽南文化保护的核心区与富集区,历史文化深厚、名胜古迹众多,有“海滨邹鲁”、“光明之城”的美誉.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宋元时期泉州刺桐港被中世纪世界著名旅行家马克波罗誉为“世界第一大港”

  时间:

  xx

  海丝文化书信范文【篇三】

  亲爱的xx:

  夜晚华灯绽放,朦胧的月色穿过高大婆娑的刺桐树照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在红墙白瓦的建筑街头,不时传来一阵茶香,耳边轻轻响起一曲南音,梨园戏似乎就在眼前。

  若是元宵,那人群必是满大街都是,美丽的大花灯点燃了一片热情。正如“放大光明双宋塔,花灯如海竞新奇。”这就是热情而又欢乐的东亚文化之都——泉州。

  虽然千百年过去了,但是那些还保持着原汁原味、鲜活鲜明的传统文化依旧没有随着时光而抹去光辉。烧香拜佛的关帝庙,一到农历五月十二,那场景,别提多热闹了!一进庙,空气里弥漫着硝烟,地上撒满了鞭炮壳。关帝爷的车骑,拥挤的人群纷纷向关帝爷的车骑拜了拜,祝福自己能够富贵、幸福。环境优美的清源山,有笑容可掬的老君岩;有香火旺盛的千手岩;有如诗如画的弥陀岩,以及密荫幽涧的碧霄岩。红墙绿瓦的西街,两侧榉头留有走廊,木窗为圆形结构,颇具特色;檐墙有砖雕壁图,有天井和双榉落,面前堂建筑上砖下石,两侧砖壁各设一个花漏窗。还有许许多多的名地,何不妨来泉州看看呢。大街上的车水马龙,给泉州贴上一个“繁华热闹”的标签。泉州老城区,那些古街巷里,历史沉淀赋予城市的儒雅气质,似乎全写在了斑驳的瓦片上。安静宁人,似乎没有一丝杂物。不过,同样在热闹的泉州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和泉州美丽的风景,多么和谐自然的画面啊!泉州有朴素勤劳的惠安女,其服装奇特:佩带花色头巾和橙黄色的斗笠,花巾上还有编织小花和五颜六色的饰物,上身穿着短小的衣服,露出肚脐,下身穿着宽松的裤子。还有德化精美绝伦的瓷器,它凝聚了泉州市民的智慧,才会这般高雅、精美。走进泉州,你可以品味着汤圆的甜美,赞叹着技术精湛的泉州花灯和精美绝伦的德化瓷器。你可以品尝着著名铁观音的茶香,吃着味道鲜美的海鲜,一边观赏泉州光彩照人的美景。东亚文化之都如此美丽,如此吸引人,让人实在不得啧啧称奇、流连忘返!

  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它代表着中国人的自豪,它让外国人流露出赞叹的眼神,它连接着东方与西方文明的桥梁,令人骄傲,令人自豪!

  时间:

  xx


 

海丝文化书信600字

  海丝文化是指海上丝绸之路的城市的文化。 下面是相关的海丝文化书信600字,欢迎欣赏与借鉴。

  海丝文化书信600字【篇一】

  泉州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泉州成了世界多元文化在中国的汇集之地。于唐时,它是世界四大通商口岸城市之一;于宋时,它是东方第一大港。而这些,足以说明泉州作为海丝之路起点的意义和优势,以及泉州作为海丝之路起点的贡献。正因如此,泉州成了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而在中华灯谜文化发展的历史上,泉州同样也贡献不小。对古代灯谜略有所知的人,都知道王安石与好友吕惠卿对谜的故事。王安石所作的“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与吕惠卿所作的“东海有一鱼,无头又无尾。更除脊梁骨,便是这个谜”,双双成为脍炙人口、传诵至今的宋代灯谜佳作。而后者更是见之著录的最早一条由泉州人创作的灯谜。

  由于吕惠卿生前积极推动熙宁变法,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因此屡遭以司马光为首的守旧派诋毁和攻击。吕惠卿死后,《宋史》将其列入“奸臣列传”,大肆歪曲、贬低其所作所为。后世连其著作都遭毁没,导致今人不仅对吕惠卿知之不多,连不少公开出版的谜书都将他的姓氏弄错,甚至将其名误作“王吉甫”(吕惠卿字吉甫,正确的名称应为吕吉甫)。

  有感于此,笔者查阅了相关资料并进行实地查访,试图向读者介绍这位历史上最早、也是知名度最高的泉州谜人。

  海丝文化书信600字【篇二】

  2007年,我国成功打捞出充满神秘色彩的南宋古沉船——“南海一号”;2014年,在位于广东海陵岛的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里,在水下沉睡800多年的南宋商船“南海一号”,经过整体打捞、淤泥清理,诸多“海丝路”遗留文物终于重现人间。这些发掘出土的文物中包括了大量产自德化窑的宋瓷和国内传世不多的德化窑大盘,全部出水文物80000余件中德化瓷器占到20%之多,以绝对优势证明了泉州陶瓷业的曾经和辉煌。其中作品上印有花纹的多达20多种,荷花纹、牡丹纹、菊瓣纹……大量的富有西域色彩和样式的德化瓷器中国白更是见证了,古时德化制瓷业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渊源。

  德化瓷器承载着泉州宋元时期“海丝”的繁荣盛景,作为“海丝”贸易的重要的瓷器,扬帆海外数百年。那么,深藏闽中大山中的大量德化瓷是如何运出山外的呢?2014年,德化组织相关部门在毗邻城关的高阳村通往永春吾峰的山路中发现一条古驿道——瓷帮古道。经专家证实,这就是德化早期外销瓷器的必经之路,始于德化,终于永春县许港,全长27.5千米,其中,途经高阳村的路段长约4000米,约占全长的1/7。古道虽是驿道,但其陶瓷的元素和意义所占份量更多,千百年来,深藏闽中大山中的大量德化瓷,就是沿着瓷帮古道,通过肩挑手背扛运出山的,经永春乘船顺流而下,直抵南安、泉州,有的再装上泊于泉州港口的远洋船舶,走上“海上丝绸之路”的漫漫旅程。元二十七年(1290年),马可波罗一行从泉州沿古驿道,经高阳村到德化考察,著有《马可波罗游记》一章“泉州港与德化市”,详细记载了沿路陶瓷生产状况及沿路所听到的闽南话。

  悠悠古“瓷道”,由青石板砌筑,遇水搭桥,逢山铺梯,蜿蜒错落地分布于高阳的山岭田野间。沿着古道一路向上,瓷片、陶片、少数青花瓷脆片清晰可见,石板上,光滑的石面上留下“堵槌”(闽南话就是省力棍)深深的痕迹,有的被磨得顺滑,表面尚有明显的凹痕,呈椭圆,这是以前挑夫们途中使用“堵槌”留下的印迹。据有关资料显示和老挑夫回忆,高阳村作为永德两县的交通要塞,也成为泉州沿海通向闽中西内陆的重要中转站,每日商旅行人络绎不绝地从永德古道的青石路面上穿行。村中的瓷人们至今留有前人谚语:“瓷路那俏络(销路好的意思),一头面条一头肉;瓷路那煞(停),一头葭芷(面装食物等用的`草编袋,闽南话发音“嘠志”),一头仑钵(农村做饭的器皿),还有‘德化有瓷铁纸,未(不会)富也未死’的说法。”

  从古沉船到印花瓷,从瓷帮古道到存留至今的破碎的瓷片,诸多的史书资料与出土文物,都验证着德化瓷与海丝的关系有着非比寻常的关系。

  海丝文化书信600字【篇三】

  2016年中秋,

  华人世界都在传播一条揪心的消息:

  大水冲断东关桥!

  于是

  多少人牵肠挂肚:

  在永春,在福建,在海外,

  甚至许多不知名地方的民众也在扼腕叹息;

  多少媒体纷纷关注:

  中央电视台,新华人民凤凰台海,新浪网易搜狐腾讯,

  甚至还在不知何种语言的报里;

  多少人彻夜不眠,奋笔疾书:

  天天都在佳作频传,

  时时都有新作面世,

  从刚写作文的小学生,

  到年逾九旬的老教师;

  多少人开始学习:

  什么叫做睡木沉基,

  什么叫做智慧与奇迹?

  多少人开始思考:

  为何八百年前会有东关桥,

  为何干砌的桥墩不惧狂风暴雨?

  多少番客就在桥下走起,创造了“无永不开市”的神话?

  多少游子梦里思归,枕边全是乡愁的记忆?

  多少人开始明白:

  原来桃溪才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源头,

  海丝开创者身上流淌的竟是永春人的血液;

  多少人上下求索:

  “乡愁故里”到底还有多少文化资源待发掘?

  多少人大声疾呼:

  应该还东关桥以历史的名分,

  应该还永春以海丝源头的地位,

  应该回归本真尊重人类的历史!

  …………

  这究竟是人与自然的较量,

  还是老天爷导演一场海丝文化的洗礼?


 

海丝文化书信作文

  书信寄送给思念的人,同时通过以书信和明信片的形式。下面是海丝文化书信作文,快来围观吧。

  海丝文化书信作文【篇一】

  亲爱的爸爸妈妈:

  你们好!

  这是我第一次给你们写信。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之间的交流也少了。我有许多话都不想说出来,今天就写在信上,吐露我的心声。

  首先我要感谢你们让我降临到这个世界上,让我看见了春天的生机,夏天的炎热,秋天的硕果,冬天的白雪,谢谢你们培养我多年,让我茁壮成长,接受教育。可是,爸爸妈妈,你们知道吗,我十岁出头了,会做许多家务事了,可你们却偏偏不让我做,这真叫我无能为力。爸爸妈妈,照这样下去,我只会成为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公主的!这难道对我今后的生活有帮助吗?让我去做我力所能及的事吧!

  爸爸妈妈,你们知道吗?其实我并不想上辅导班,虽然上辅导班能增长我的知识,但是它也占满了我的休息时间,让我几乎要失去儿童的天性了。我就好比是一只笼中之鸟,虽然拥有一对丰满的翅膀,但却不能朝着天空展翅翱翔。爸爸妈妈,我想飞,我要飞,你们让我展翅飞翔吧!

  爸爸妈妈,不管你们贫穷还是富有,我永远是你们的女儿,而你们永远是我的爸爸妈妈,我永远爱你们!

  爱你们的女儿:

  201x年7月29日

  海丝文化书信作文【篇二】

  一枚枚做工精美,画艺精湛的邮票,用一个个生动的场景,再现了千年之中古城泉州繁荣开放的社会风貌,更由此展现出了一条伟大航路散发出的无穷魅力。

  中国的瓷器是十分精美的,尤其是外销瓷, 更展示了中国独特的文化。西方的人们十分钟爱此类瓷器,需求量也不断增加。于是,作为重要对外港口的泉州,在一个叫磁灶的地方建起了一座座瓷窑,专门生产着外销瓷,运往海外出售。这些美丽的瓷器,成了泉州的名片,中国的名片:瓷器是西方人对中国的第一印象。因此,艺术家们把热火朝天的烧窑现场画入了邮票之中。

  中国与世界各地文化的碰撞交融,体现在泉州的街巷市井中。按图索骥,我持着开元寺的邮票来到了东西塔下。在这一偌大的寺院之中,处处都见证了各个文化的融合。在大殿的横梁上,有三十二位飞天乐伎在飞翔。她们皆面容娇好,有些面带微笑,有些在静静沉思,有些威严无比,有些慈眉善目。她们或身披羽翼,或身披蝉翼。值得注意的是她们手中拿着各种各样的乐器,飞天本是外来的文化代表,手中乐器却是南音——这一闽南文化的代表物。不同地域文化,都在这栩栩如生的飞天身上体现。开元寺的飞天与敦煌的飞天,都是文明结合的产物,分别见证了海上陆上丝绸之路的繁荣。

  在西方人眼中,中国一直都是神奇的乌托邦。“求知去吧,哪怕远在中国。”这句话激励了许多阿拉伯商人来到中国,来到泉州。邮票上那一恢弘高大的门楼,就属于清净寺——中国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它充满着异域的风情,不禁让人联想到那遥远的国度,和“涨海声中万国商”“市井十洲人”的情景。

  这条富有魅力的海丝之路,在闭关锁国的政策下一度封闭,知道已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列强用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国门。无数泉州人,或主动,或被迫,背井离乡,漂洋过海,在异国他乡定居。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华侨。华侨们开发蛮荒之地,创造财富,他们心系祖国,为祖国建设发展做贡献。他们也应该被历史铭记,也成为海丝之路中一个重要的部分。他们及他们回乡所建的.“蕃客居”,被留在了邮票之中,留在了世界文明史的记忆之中。

  是什么牵引着泉州人不论古代近代,都勇于开拓?那是一颗颗敢拼爱赢,心怀祖国的赤子之心。改革开放后,泉州人凭着这种精神,重新与世界接轨,一条新的海丝之路形成,见证千年海光天色的古城,重振“东方第一大港”雄风,获得新的机遇,向新时代迈进!

  ——这一闽南文化的代表物。不同地域文化,都在这栩栩如生的飞天身上体现。开元寺的飞天与敦煌的飞天,都是文明结合的产物,分别见证了海上陆上丝绸之路的繁荣。

  在西方人眼中,中国一直都是神奇的乌托邦。“求知去吧,哪怕远在中国。”这句话激励了许多阿拉伯商人来到中国,来到泉州。邮票上那一恢弘高大的门楼,就属于清净寺——中国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它充满着异域的风情,不禁让人联想到那遥远的国度,和“涨海声中万国商”“市井十洲人”的情景。

  这条富有魅力的海丝之路,在闭关锁国的政策下一度封闭,知道已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列强用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国门。无数泉州人,或主动,或被迫,背井离乡,漂洋过海,在异国他乡定居。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华侨。华侨们开

  发蛮荒之地,创造财富,他们心系祖国,为祖国建设发展做贡献。他们也应该被历史铭记,也成为海丝之路中一个重要的部分。他们及他们回乡所建的“蕃客居”,被留在了邮票之中,留在了世界文明史的记忆之中。

  是什么牵引着泉州人不论古代近代,都勇于开拓?那是一颗颗敢拼爱赢,心怀祖国的赤子之心。改革开放后,泉州人凭着这种精神,重新与世界接轨,一条新的海丝之路形成,见证千年海光天色的古城,重振“东方第一大港”雄风,获得新的机遇,向新时代迈进!


 

海丝文化少儿书信比赛范文

  泉州,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它有着闻名遐迩的名胜古迹,有着勤劳贤惠安女,香气四溢的泉州小吃,还有爱拼才会赢的泉州人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书信范文,欢迎欣赏与借鉴。

  海丝文化少儿书信比赛范文【篇一】

  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它古时称为刺桐城,有着爱拼敢赢的泉州人民,还有着泉州人民引以为豪的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的港口——刺桐港。郑和在此下西洋,泉州这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辉煌的海丝文化在这里扬帆起航。而一张张小小的邮票,也包含了这璀璨的海丝文化,现在,让我们翻开这琳琅满目的集邮册,去体验那邮票上的海丝文化吧!

  2001年,中国与葡萄牙联合发行了一套邮票《古代帆船》,邮票一共有2张,面值为80分。虽然只有两张,但是,它有着巨大的意义。它象征着中国和葡萄牙从古代到现代友好的海上交流,也象征着中国和葡萄牙各自辉煌的海丝文化。而这一套邮票不仅象征着中国还象征这泉州的海上文明。为什么这么说呢?细细留心一看,不难发现,在“中国古代帆船”这张邮票中不只有着古代帆船,右边还有着一座塔——没错,它就是著名风景名胜——泉州十八景开园寺的东西塔中的东塔。而东西塔就是为古代泉州帆船指明方向的高塔。看到这一张邮票,我不禁联想到了贸易船只来来往往,客商,华侨络绎不绝,港口上停泊着些许船只,西方的文明通过海丝之路传到中国。好一幅“万人聚集刺桐港”的图画!再来看看邮票上这一艘帆船,它正张开大帆,在海面上航行,与短小快捷的葡萄牙帆船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对比,中国古帆船相对比较大,这也说明在古泉州,就有着造大船的水平。当时郑和下西洋时,主船也是泉州建造的,泉州古时登峰造极的造船术,为泉州繁荣的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小小的邮票包含着璀璨的海丝文化愿一张张邮票传播五湖四海,让更多人了解这泉州的海上丝绸文化!

  海丝文化少儿书信比赛范文【篇二】

  夜晚华灯绽放,朦胧的月色穿过高大婆娑的刺桐树照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在红墙白瓦的建筑街头,不时传来一阵茶香,耳边轻轻响起一曲南音,梨园戏似乎就在眼前。

  若是元宵,那人群必是满大街都是,美丽的大花灯点燃了一片热情。正如“放大光明双宋塔,花灯如海竞新奇。”这就是热情而又欢乐的东亚文化之都——泉州。

  虽然千百年过去了,但是那些还保持着原汁原味、鲜活鲜明的传统文化依旧没有随着时光而抹去光辉。烧香拜佛的关帝庙,一到农历五月十二,那场景,别提多热闹了!一进庙,空气里弥漫着硝烟,地上撒满了鞭炮壳。关帝爷的车骑,拥挤的人群纷纷向关帝爷的车骑拜了拜,祝福自己能够富贵、幸福。环境优美的清源山,有笑容可掬的老君岩;有香火旺盛的千手岩;有如诗如画的弥陀岩,以及密荫幽涧的碧霄岩。红墙绿瓦的西街,两侧榉头留有走廊,木窗为圆形结构,颇具特色;檐墙有砖雕壁图,有天井和双榉落,面前堂建筑上砖下石,两侧砖壁各设一个花漏窗。还有许许多多的名地,何不妨来泉州看看呢。大街上的车水马龙,给泉州贴上一个“繁华热闹”的'标签。泉州老城区,那些古街巷里,历史沉淀赋予城市的儒雅气质,似乎全写在了斑驳的瓦片上。安静宁人,似乎没有一丝杂物。不过,同样在热闹的泉州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和泉州美丽的风景,多么和谐自然的画面啊!泉州有朴素勤劳的惠安女,其服装奇特:佩带花色头巾和橙黄色的斗笠,花巾上还有编织小花和五颜六色的饰物,上身穿着短小的衣服,露出肚脐,下身穿着宽松的裤子。还有德化精美绝伦的瓷器,它凝聚了泉州市民的智慧,才会这般高雅、精美。走进泉州,你可以品味着汤圆的甜美,赞叹着技术精湛的泉州花灯和精美绝伦的德化瓷器。你可以品尝着著名铁观音的茶香,吃着味道鲜美的海鲜,一边观赏泉州光彩照人的美景。东亚文化之都如此美丽,如此吸引人,让人实在不得啧啧称奇、流连忘返!

  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它代表着中国人的自豪,它让外国人流露出赞叹的眼神,它连接着东方与西方文明的桥梁,令人骄傲,令人自豪!

  海丝文化少儿书信比赛范文【篇三】

  泉州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至今仍拥有众多十分珍贵的有关“海上丝绸之路”的文物古迹,造就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海丝”文化。

  泉州的东西双塔、洛阳桥、安平桥等古建筑,以其宏伟的外形和丰富的内涵展示了一个时代的灿烂文明。泉州的清净寺、圣墓、老君造像等宗教胜迹,都用无声而有形的语言述说了泉州文化的多元性。泉州的宋代古船、九日祈风石刻、郑和下西洋的碑刻等古文物,又见证泉州曾经有过的中外经贸文化交流的昌盛繁荣。

  所有这些,让人沐唐律宋韵之遗风,发思古之幽情。还有泉州南音、木偶等......